当前位置:家具卖场科技“割裂”的25万人“经济体”,谁能代表阿里?
“割裂”的25万人“经济体”,谁能代表阿里?
2023-02-07

出品 | 搜狐科技

作者 | 尹莉娜

谁能代表阿里?

8月7日深夜,一则关于“阿里巴巴女员工被侵害”的消息引爆舆论。一位负责阿里淘鲜达商家运营的女员工发表长文表示,自己在开拓济南华联超市时,遭遇该商户代表灌酒、猥亵,直属上司默许该行为,并在散场后疑似对其性侵。

随后,该女员工迅速报警,并开始在阿里内部反馈。但令她失望的是,该涉事男上司的一级、二级领导、HRG乃至同城零售事业群总裁李永和,都在知情后选择沉默。“他还在正常工作,领导们的钉钉显示已读未回。”

事件发生后,来自阿里的各种声音弥散开来。

有震惊、气愤、羞愧的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,有称“阿里不是这样的”,并转发了“如果继续冷嘲热讽,就要回复:关你屁事”文章的阿里巴巴合伙人,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,有表示“你们又没在阿里干过”的阿里巴巴人力战略官杨姝。

员工层面,有为帮助该员工的筹建起来的6000人请愿小组,也有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对公司无语、彻底失望、开始筹备离职的员工。

冷漠的处理态度、看似恳切的发言、热心和寒心兼有的员工,哪一个才是真正的阿里?

酒文化浓厚的中华大地上,与客户吃饭、喝酒,是再寻常不过的事。猥亵乃至性侵绝不可取,可类似案件并不少见。但为什么这件事发生在阿里,就造成了如此轰动的舆论声讨?公司甚于涉事个人,成为了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。

5年前,因开除写代码抢月饼的员工,阿里向社会树立了极高的价值观标准。但在近几年,阿里员工乃至高管贪腐敛财、以权谋色的新闻不绝于耳,阿里的处置方式却未能一直保持以往的高水准。

与此同时,这家因业绩、财富、八卦走在风口浪尖上的互联网巨头,在走向鼎盛的同时,也出现一系列的负面评价,被贴上“内卷”、“拉帮结派”等一系列标签。马云那句“996是福报”更是掀起大众争议。

在职场社交软件脉脉上,作为公司文化传承的《阿里土话》被员工形容成“PUA教科书”,类似于“不难,要你干嘛”的“阿里味”表述也受到了众多“讨伐”。

更重要的是,阿里不再能用高速增长去消解这些矛盾:去年四季度,阿里年度活跃用户被拼多多超越。占据收入近九成的核心商业,如不考虑高鑫零售并表,同比增长22%,与去年疫情期间最为严重时的一季度同比增幅相当。电商业务见顶下,庞杂的、涉及同城零售、云计算、物流、酒旅、文娱等几十个业务,都面临着强劲的对手,却还没有哪一个能够带来巨额的商业回报。

危机还来自于外部。自反垄断调查启动以来,阿里成为首家被处罚的互联网平台,罚款高达182亿元。在近10个月内,阿里股价从最高点的319.32美元下降至如今的不足200美元,跌去近四成。自去年11月被叫停IPO后,关于蚂蚁再上市也了无音讯。

从声誉到业绩,从资本市场到政府态度,阿里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质疑。

阿里创立长达22年,拥有超过25万员工,在面对争议性事件时,必然拥有着复杂性和多面性。但不可忽视的是,无论是内部的高管、中层与普通员工之间,还是真实形象和外部评价之间,“割裂”感正在逐渐放大。

内部“割裂”:高P与低P的“对立”

阿里内部,一直弥漫着汹涌的民意。

企业在发展进程中,需要不同的观点碰撞。来自各方的智慧交织、融会在一起,才能推动着业务向前。但有时,过于对立的情绪,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对抗,往往起到反作用。

回到这次事件中,在面对非特例地、由下至上跨越多级的阿里中层及高管的冷漠和拖延处理时,在看到女员工食堂维权被驱赶、大多数员工冷眼旁观时,张勇是“震惊”、“气愤”、“羞愧”的,王帅急着否认“阿里不是这样的”。自称是“阿里巴巴人力战略官”的杨姝表态“最看不惯落井下石,以偏概全”。一位阿里P9说“这是极个别业务团队出现了问题”,

但反馈到普通员工身上,则更多是失望、无奈,或是见怪不怪。涉事员工曲一曾对受侵犯女员工说过的“我早就知道要出问题,我已经有意识地只招男生不招女生了”,也在侧面折射出类似事件或是常态。

一位钉钉员工称“调查结果没出来之前,暂停内推,不能为了赚点内推费做昧良心的事”,另一位前阿里人表示“为自己校招选择这家公司而后悔”。

阿里中、高层对于公司的维护,和普通员工们的寒心,成为了泾渭分明的两边。

除了这次爆发的事件之外,阿里的管理层、高P与低P之间,早就因为过往的一系列看似是“袒护”的不公平事件,形成了隔阂。

据《晚点LatePost》报道,去年6月,钉钉一位P9员工找下属代考价值观类的考试,因时任钉钉CEO的陈航将此认定为二类违规,扣除这位P9一年的股票和年终奖,并未辞退,掀起内部激烈讨论。为此,阿里内网上举行了一场面向全体员工的直播。

在这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、阿里CPO(首席人才官)童文红、副CPO蒋芳均在场的直播上,合规人员表示,代考这类事件,在B2B事业群算一类违规,但在钉钉不算。

随后,一条弹幕飘在直播间上方,被不断重复:“低P碰红线,低P没了;高P碰红线,红线没了;高P碰考试,考试也没了。”

社交网站上也充斥着部分员工对于高P、老阿里的不满。一位淘宝员工表示:“老阿里既没、又没、还没,压榨后面的‘奴隶’既要、又要、还要。”另一位阿里员工则称,“阿里云中层还可以,淘系的老阿里简直不敢恭维。”

同样被员工诟病的还有潜在的“裙带关系”。一位阿里员工曾告诉搜狐科技,在阿里,能力很重要,但站好队更重要。阿里侠义和江湖的反面,往往潜藏着帮派和人治。如在本次事件中,该女员工所举报的曲一,就是由其领导带进阿里。

外部“割裂”:操控舆论,失去信任

除了内部出现的各种矛盾,阿里的实际情况和外部塑造的形象也存在巨大的差距。

不久前,王帅曾在微博上称,在阿里巴巴内网,任何问题都可以讨论。这是阿里文化的底色,也是员工和管理者非常高效的沟通平台。“我们永远不会删除刺耳的声音,声音越刺耳,观点越尖锐,讨论就越深刻,反思则越透彻。”

而在此之前,却传出了一名自称是阿里员工的网友,因看到花花董花花怼张大奕的微博被控评,在公司内部的交流论坛上发了一篇质疑帖子,被HRG逼其提离职流程的消息。

在外网,阿里同样却很难接受刺耳、尖锐的声音。

8月7日深夜,阿里女员工控诉当晚,人们惊讶地发现,冲上微博热搜的不是相关事实陈述,而是只有#阿里巴巴#四字。随着事件的发酵,有媒体发现,相关进展中,#阿里回应破冰文化传言#只有2亿阅读却上了热搜,而#阿里巴巴员工被侵犯#有7亿阅读却上不了热搜。

类似的情景并不陌生。去年蒋凡出轨张大奕事件发生后,微博就曾“出手相助”,且帮助地更为彻底。直接撤掉热搜的同时,还将蒋凡原配妻子“花花董花花”的评论关闭。

有媒体统计,阿里在近年来投放的媒体超过几十家,对于媒体的投放出手也颇为大方,有业内人士对搜狐科技透露,阿里对部分媒体的投放金额甚至是京东、美团的10倍乃至更多。

在出现多次控制舆论的情况后,阿里也曾被官媒点名。“在反垄断成为既定国策的当下,如果有人还想通过公关手段删文章、压热搜,那么注定聪明反被聪明误。”微博曾因此被罚暂停更新微博热搜榜一周,暂停更新热门话题榜一周,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。

控制舆论之外,群众也并没有看到阿里对外传播时本该有的“坦率”。

如这次女员工控诉被性侵的事件出现后,社会上曾掀起了对于阿里“破冰文化”的讨论。在许多人晒出的图片和视频中,女员工需要跪下,拧开男员工夹在两腿间的矿泉水瓶盖。

不少自称是阿里员工的人也反馈,除了玩游戏,还会有人问应届女毕业生第一次时间,学呻吟,男的给女的量胸围等等,“有些新人脸红急得几乎哭出来”。在上述6000人的请愿中,也提到应“杜绝在破冰、团建、业务往来中的涉黄言论或游戏。”

但面对破冰文化的质疑,阿里采用了“逃避”的态度,只对网上所传的截图做了回应,而未对该文化进行任何反思。阿里称:“阿里破冰文化”的截图是一则2018年的谣言,当时阿里巴巴已经辟谣,图中所涉人士并非阿里巴巴员工,也非阿里巴巴内部培训。

此前,张勇曾在内网评论此事表示:“应该为冷漠、为没有及时处理而道歉,应该给阿里同学和全社会一个交代。”

而在此时,一味否认、撤热搜、控评、删稿,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冷漠、拒绝道歉的表现。

近年来,阿里的风评变了。一个丧失外界信任的企业,它的外在表现就是,无论说什么都是“错的”。

让我们回到5年前,回到那个让那个阿里收获不少好感的价值观故事。

阿里安全的四位员工因为写脚本多刷了124盒月饼被开除。而实际上,有五名员工参与了抢月饼事件,其中一位阿里云的老员工、安全部的高级专家并没有被开除。

或许,阿里一直是那个阿里。这种“割裂”也早有预兆。

想买3C数码产品怎么办?赶紧在百度搜索 无忧岛资讯 百家号,各种精品数码产品等你发现~

家具卖场    手机版    网站地图    QQ号:20198030